中远海运特运—山东省港口集团北极航线成功首航
9月17日,在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港西联公司南港区泊位上,随着中远海运特种运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远海运特运)“天禧轮”从芬兰赫尔辛基运回的近3万吨纸浆开始卸船作业,标志着中远海运特运—山东省港口集团北极航线成功实现2019首航。
此举是山东省港口集团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助力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打通了经北冰洋连接中国与欧盟国家更加安全、经济、高效、环保的蓝色经济通道,将为山东建设海洋强省注入新的元素和动力。同时,将助力山东省港口集团进一步丰富国际航线网络、打造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构建“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开放格局。
随着全球变暖不断加剧,北冰洋作为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最短的天然海洋通道,战略价值日益凸显,商业价值越来越高。2017年7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与俄罗斯总统普京提出开展北极航道合作,共同打造“冰上丝绸之路”。“冰上丝绸之路”是穿越北极圈,连接北美、东亚和西欧三大经济中心的海运航道,主要包括俄罗斯沿岸的东北航道和经加拿大北部北极群岛的西北航道。其中,途经俄罗斯的东北航道西起西北欧北部海域,东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是连接东北亚与西欧最短的海上航线,该通道可以有效提升船舶海运效率、降低燃油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将缩短航程1/3,降低运输成本40%。
今年6月份,习近平总书记访问俄罗斯,为中俄合作开发北极、打造“冰上丝路”开创了崭新机遇。为进一步落实国家战略部署,山东省委、省政府对开发利用北极航道高度重视、特别批示。山东省港口集团专题研究,积极对接中远海运特运,紧密协作,全力确保中远海运特运—山东省港口集团北极航线2019首航成功。
山东省港口集团旗下各港口2018年共完成货物吞吐量近13亿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700万标准箱。特别是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港,是“一带一路”布局中少有的陆海双节点重要港口,是中远海运特运的船舶主要挂靠港,双方长期以来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港西联公司每年承接中远海运特运承运的芬兰纸浆约20-30万吨。
外交部北极事务特别代表高风,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高立平,山东省外事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李永森,山东省港口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李奉利,山东省港口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焦广军,中远海运特种运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翁继强以及青岛市有关部门领导出席首航仪式。李奉利、翁继强、李永森、高立平、高风分别致辞。有关船公司、客户代表及港口员工代表100多人参加仪式。仪式由山东省港口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刘中国主持。
李永森在致辞中希望中远海运特运能把山东作为重要的基地和合作伙伴,在北极航道的合作过程当中发挥更加有效的作用,也为参与全球治理作出中国贡献。
高风表示,山东是连接中国南北经济的枢纽,具备作为北极航道对接港的有利条件。期待山东积极打造与北极航道对接港口群,把山东建设成为北极航道的桥头堡,并进一步使北极开发与合作成为山东新的潜在经济增长点。
高立平表示,8月6日,山东港口集团挂牌成立,开启了优势互补、错位协同、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希望中远海运特运把山东企业作为主要伙伴,加密北极航线,拓展货源货种,把山东港口作为承接北极资源的首选地。希望山东港口集团抢抓“冰上丝绸之路”建设机遇,为全球港航业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翁继强表示,中远海运特运将继续秉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理念,不断密切与青岛港等山东港口的联系合作,深入开发北极东北航道,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更加到位、更加贴心的增值服务。
李奉利表示,山东省港口集团将与中远海运密切合作,更加紧密地融入到全球港航“端到端”的供应链和生态圈层中,助推北极航线成为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全球商业运输走廊,共同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和“冰上丝绸之路”建设,推动“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格局;共同服务于山东海洋强省建设,打造“一带一路”海上战略支点和国际门户枢纽港,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全球领先的国际航运中心。
据了解,此次“天禧轮”满载近3万吨纸浆,8月19日从芬兰赫尔辛基起航,8月26日进入北极东北航道挪威北角,途经巴伦支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东西伯利亚海、9月5日出北极东北航道白令海,航程超过1万海里,整个航次用时近30天,在北极航道段航行了约10天,顺利抵达青岛。
据悉,10月份,中远海运特运北极航线的第3个东行航次“天恩轮”、第5个东行航次“大泰轮”将分别挂靠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港、日照港,推进北极东北航道的常态化运营,对山东的对外贸易往来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珠江水系将新增一个亿吨大港
预计2019年,珠江水系货运量将突破10亿吨,新增一个货物吞吐量超亿吨的港口——佛山港。
日前,2019年珠江水运发展高层协调会议在广西南宁召开。
会议听取了交通运输部珠江航务管理局局长(珠江水运发展高层协调会议办公室主任)王建华,关于2017年珠江水运发展高层协调会议召开以来,各项工作落实情况和珠江水运发展总体情况的汇报,审议了《珠江水运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实施意见(讨论稿)》。
据了解,高层协调机制建立的5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珠江水运投入最大、发展最快、成效最好的5年。
01、珠江水运发展的顶层设计基本完成。
省部先后制定并发布了《关于推进珠江水运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珠江水运发展规划纲要》《珠江水运科学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推进珠江水运绿色发展行动方案(2018-2020年)》四大顶层设计文件。
02、水运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
自高层协调机制建立以来,珠江水系完成水路基本建设总投资310亿元,超过了前10年的总和。完成西江、北江、都柳江等一批航道扩能升级工程,累计新增三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约900公里,相当于再造了一条西江航运干线。
建设完成江门主城港区、柳州官塘港区、贵州罗甸港区、云南上游库区码头等一批港口码头工程,累计新增年综合通过能力约1亿吨,相当于新建了一个亿吨大港。
03、水运经济发展实现量的飞跃。
2018年珠江水系完成货运量9.5亿吨,预计2019年将突破10亿吨,仅次于长江稳居世界第二。世界最大的单级船闸群——长洲水利枢纽四线船闸2018年完成货物通过量1.3亿吨,预计2019年将突破1.5亿吨,有望超过长江三峡船闸。
内河港口吞吐量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2018年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7.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315万标准箱,预计到2019年底,珠江水系又将新增一个货物吞吐量超亿吨的港口——佛山港。
04、水运绿色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全国第一艘2000吨级纯电动内河船投入运营,广东内河码头泊位岸电设施建设,将在2019年底前率先实现全覆盖。广西建设LNG动力船舶66艘,建设数量占全国总量的1/5,位居全国前列。贵州率先探索“航道+旅游”发展模式。云南大力推动库区客渡运绿色发展,严格控制船舶污染物排放。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珠江水运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实施意见(讨论稿)》提出了8个方面23项措施,力争通过健全和完善水运发展体制机制,建设互联互通的水运基础设施,提升水路运输服务品质,促进水运创新驱动发展,培育对外开放新优势,深化内地与港澳水运合作,建设珠江干支衔接、区域成网、江海贯通、连接港澳、沟通水系的高等级航道网络,形成大湾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集约高效的现代港口体系,推动内地与港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有效衔接,建立珠江与港澳水路运输的信息共享和交换平台,实现内地与港澳水路运输的优势互补。
会议还指出,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提前谋划珠江水运“十四五”规划,实施龙滩、百色通航设施建设,研究实施湘桂运河、赣粤运河等跨水系沟通工程,研究谋划与西部陆海新通道相衔接的重大水运工程,补齐珠江水运基础设施短板,加快推进珠江水运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珠江水运比较优势,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码头闸口重进重出能够微信操作了!大连港“互联网+港口”服务模式再升级
为推进大连口岸信息化建设,实现资源集中管理与集成应用,全面提升港口物流供应链一体化服务能力及水平,近日,由大连口岸物流网有限公司(DPN)联合大连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DCT)自主研发的码头闸口“电子操作条及重进重出业务”正式在大连集装箱码头上线运行,这是辽港集团打造智慧型港口,推进落实“互联网+港口”战略的重要应用。
码头闸口是集装箱码头业务的“要塞”。在传统的业务模式中,纸质操作小票是集装箱卡车获许进入作业场地的唯一凭证。日常作业中,纸质操作小票保存不便且容易遗失,打印机一旦出现异常情况便会延长业务办理时间,导致闸口堵车,严重影响港口作业效率。
电子操作条通过智能闸口系统与手机微信的实时对接,改变了传统纸面小票的操作模式。进入码头前,集卡司机需在集团专属电子商务平台中预先注册登录并绑定车号,在车辆经过闸口时,系统即会自动推送包含业务类型、车牌号、箱号、场位等信息的电子操作条。通闸后,后续业务查询及业务办理皆可通过该平台实现智能一体化操作。该系统减少了传统模式下的人力、物力耗费,加快了集卡通闸速度,使码头集疏运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据悉,电子操作条发挥移动互联网优势,方便码头与司机之间的互通,停牌信息、停复工作业信息皆可直接推送至司机微信,帮助司机提前了解相关情况,做好作业安排,避免不必要的空跑。同时,该系统含有“线上申请重新进门”功能,对于司机能够自行解决的问题(即不需要停车场业务人员处理的情况,如大门预约过期、超截载期等),可在处理完后再次申请重新进门,不必到停车场排队等候处理。
此外,电子操作条支持“重进重出”业务,集卡司机送箱进场后若仍有提箱任务,可以直接点击小票详情获取提箱任务场位,打破原有“空跑出门—重新进门”流程,一个来回即可完成送提箱两项任务,实现了港口业务流程的再升级。自试运行以来,“电子操作条”系统为码头和车队带来极大的便利,大幅提高了码头的生产效率,下一步,DPN将把电子操作条系统推广至各大场站,惠及更多口岸市场用户。
全球第5大港口开通首条美东航线!
9月16日,随着“阿诺德·马士基”轮(M.V. Arnold Maersk)成功挂靠广州港南沙港务海港公司,标志着广州港南沙港区迎来了第一条直航美国东岸的航线,实现了大湾区西岸美东直航航线零的突破,为客户提供南沙与美国东岸之间的快速直达海上通道。
据介绍,2M联盟美东航线USEC1投入12艘8200-8500TEU集装箱轮,由马士基航运、地中海航运、以星轮船、汉堡南美、现代商船通过VSA(船舶共享协议)共同经营,每周一挂靠南沙,为南沙港区客户提供32天达美国纽瓦克港、37天达美国查尔斯顿港的服务。
截至2019年8月底,广州港集团共有集装箱班轮航线154条,其中外贸109条,内贸45条。航线网络的丰富使华南地区和西南地区广泛连接起国际市场。
当前,越来越多的班轮公司看好南沙港区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潜力,将分支机构注册在南沙自贸区,将发展重心向南沙港区倾斜。
广州港南沙港区航线网络的丰富,进一步支撑华南和西南地区广泛连接国际市场,全面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推动广州港南沙港区畅通对外联系通道。
近期,以广州港集团为运营主体的“广州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项目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
下一步,广州港将利用南沙港区“自由贸易试验区、保税港区、国家新区”三区叠加、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的区位优势,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全新概念的现代智慧港口,进一步提升内部联通水平,助力南沙港区打造布局合理、功能互补、辐射带动能力强的航运要素功能集聚区。
货之家—是一家跨境运输、报关报检、仓储物流等综合性国际物流公司,专业提供:跨境电商仓储,保税仓,保税仓库,保税仓储,电商仓库,保税物流,第三方仓储,跨境电商BBC,进口报关,进口清关,进口报检,保税进口,包税进口清关,进口清关代理。
服务热线:400-807-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