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广州货之家仓储服务有限公司

顺丰连续跌停;标普评级下降;多少人看不懂顺丰的投资逻辑?

发布时间:2018-10-30 阅读次数:1857次

摘要:日前,顺丰集团公告以55亿元(约合7亿欧元)收购DPDHL在华供应链业务引起行业巨大反响。

日前,顺丰集团公告以55亿元(约合7亿欧元)收购DPDHL在华供应链业务引起行业巨大反响。


顺丰连续跌停;标普评级下降;多少人看不懂顺丰的投资逻辑?货之家


详见万联网报道:


报道1:重磅!顺丰宣布55亿现金收购德国邮政敦豪集团(DPDHL)在华业务


报道2:一场豪赌——解读顺丰为什么要花55亿收购DHL在华供应链业务


今日,顺丰控股盘中打开跌停


收购余波仍在,10月29日9点48分,顺丰控股盘中打开跌停,现报36.4元,成交2.20亿元,换手率0.50%。该股之前于9点47分跌停。


这已经是近期第二次跌停,十几天前媒体报道:10月11日9点33分,顺丰控股盘中打开跌停,现报38.69元,成交1596.42万元,换手率0.03%。该股之前于9点33分跌停。


今日,标普确认顺丰控股A-评级


10月29日,彭博消息,标普确认顺丰控股A-评级,展望从稳定调整至负面观察。


……


顺丰跌停,评级下降,难道是因为看不懂顺丰的投资逻辑?


顺丰的资本逻辑


盒饭财经的报道指出:“投资或并购,每个企业都有各自的逻辑。”


比如BAT中的阿里巴巴和腾讯,两者都属一线互联网企业,但投资逻辑完全不同。


时常被外界贴上“霸道”“强势”等标签的阿里巴巴是典型的战略投资者,而腾讯的“掌控欲”没有那么强。凤凰网科技记者根据公开信息统计,截至今年7月30日,阿里投资的项目,E轮以后、战略投资和PIPE投资项目的比例达到52.9%,而腾讯对应的数字是32.9%;而在2017年,阿里和腾讯的这组数据分别是49.1%和20.8%。其中,2017年阿里独立投资的占38%,领投占40%,二者合计78%,腾讯该项数据为63%,而阿里跟投的比例只有4%,腾讯则高达23%。


回报投资人的出发点也好,还是以自身业务为核心的投资逻辑也罢,孰好孰坏,并不是我们讨论的核心。


在阿里最新发布的2018财年报中,明确提出了它的投资和收购逻辑——不会出于纯粹的财务原因进行投资和收购,而是侧重于加强阿里的生态系统、创造战略协同效应,并提高公司整体价值。简言之,就是不以赚钱为目的,主要希望通过投资的手段配合集团战略。


也就是说并购或投资,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规划和逻辑。那顺丰的投资逻辑是什么?


10月26日晚,顺丰微信公众号“顺丰集团”推送了这条消息。在置顶的位置,小编用加大加粗的字体强调了两件事。


DPDHL集团和顺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华区供应链业务领域达成了为期10年的约合7亿欧元的战略性合作;


DPDHL集团在中华区的供应链业务将会整合到顺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并将会在一个联合品牌下运营。


总结一下:第一件事,就是这次和DPDHL战略合作,第二件事便是这次合作具体将以在联合品牌下运营。


再往前看,从2017年5月,UPS宣布与顺丰在香港设立合资公司;到今年8月,顺丰与冷链行业巨头“夏晖”合作成立合资公司“新夏晖”;再到这次收购DHL在华供应链业务,合资也好,收购也好实际上都体现了顺丰的在资本方面的逻辑。


而这次也是这样——围绕产业发展重心与各个专业领域的领先者进行合作,实现品牌优势结合;市场互补,技术互补;以投资获得稀缺性资源;以合资和长期投资形式为主。


当然,合作都是基于“双方互利”的基础上,这次合作对DHL来说也意义非凡。比如顺丰的“重资产模式”与DHL的轻资产运营模式相结合,顺丰能借鉴其管理、技术等方便,对DHL来说也能借助顺丰储备的土地、仓储设施、交通运输设备等基础性资源,降低DHL未来受到租金上涨等带来的成本。


DPDHL 集团全球首席执行官Frank Appel 表示:“DPDHL 集团和顺丰强强联合,这将打造一个独一无二的平台,满足中国市场对优质端到端供应链服务的需求。顺丰在中国市场拥有丰富的经验,可以为我们各行各业诸如科技、医疗保健、零售、汽车及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客户创造优势。配合我们的卓越全球运营标准和广大网络支持,将令我们的供应链业务如虎添翼,同时夯实一个坚实的基础,使得我们今后在中国市场可以继续大步发展,寻觅更多的机遇。”


“战略决定组织,组织反作用于战略”就像组织架构和战略的关系一样,投资逻辑的背后实际上也是基于企业战略。


目前来看,顺丰的战略和投资逻辑是一致的。


中信证券点评:


并购DHL中国供应链,借力成熟经验加速布局综合物流。公司55亿元(约7亿欧元)拟收购DHL集团控股的敦豪北京与敦豪香港,从而实现对DHL在中国的供应链业务的并购。标的公司2017合计营收35亿元,实现调整后净利1.9亿元,并承诺2018年调整后息税前利润不低于2.99亿元。敦豪北京与敦豪香港被收购后将以顺丰与DHL联合品牌展开经营。顺丰通过并购标的公司大大提升公司物流行业解决方案能力(尤其是在汽车、医疗、3C、半导体等行业领域),同时也有助于公司与DHL在业务、优质客户、资源上的协同合作与共享,成为公司国际化进程和加速布局综合物流重要一步。


网友“热辣”点评:


网友1:这种收购对于DHL而言就像没有被收购一样,对顺丰来说短期内整合一些利润率不高的“大客户”,局面美丽。


网友2:以前外资物流收购中资物流基本都以失败告终,这次收购也是惊险的一跃。


网友3:不是下赌注,是交学费,学费值不值,就不一定看短期财务表现了!


网友4:通过收购,顺丰降低了探索学习成本,在短时间内获得重要的战略能力。55亿元,堪比一笔天价的学费。


网友5:又一家外企要退出中国了。本来DHL因为高运营成本,只能做外企客户,随着国内制造业的衰退。越来越多的外资撤离中国,其业务日渐式微已成鸡肋,出售是早晚的事儿。顺丰能从DHL获得什么,我认为什么都没有。DHL这些高工资舒服惯的外企员工,能适应顺丰民企狼性文化,估计根本不可能。外包本就没有技术含量的,到时客户走路、员工走人、也没学到经验,一地鸡毛,失败收场。


网友6:从顺丰的角度看收购DHL是成为真正的巨头走的比较快的一步,但是这一步还是很险。而从DHL方面来看,相当于向水土不服低头,放弃了中国市场这块大蛋糕,自断臂膀,比较好奇接下来的走向。


网友7:顺丰收购的仅仅是DHL中国大陆、澳门、香港的供应链资源,对于顺丰而言是一个更强的加持,对于整个跨境物流行业而言,影响并不大,因为收购中国的业务可能是增强本地的实力,如果要有一定的关联的话就是通过香港转口这块顺丰可能会更加强劲,不过顺丰最大的短板实际上还在于海外渠道上。


网友8:此次战略性合作将使DHL可借助顺丰在内地市场的丰富基础设施、广大的配送网络及强大的客户资源,进一步布局中国供应链市场。同时间,也有助於顺丰加速拓展跨国企业客户基础。


网友9:顺丰此举不难看出,与其在快递业务争个头破血流,不如开辟第二战场,顺丰、通达系都打着这个主意,只是顺丰的多元化战略摊子铺得更大,试图在重货、冷运、同城配、国际多点开花。


网友10:这标题,感觉买了全球的一样,原来只是中国部分。(PS:有几个人和小编第一次看到消息后有一样的看法?)


*(鉴于部分来自微信朋友圈,不方便公开网友姓名)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55亿”(约合7亿欧元)并不是最终确定的收购价格。按照双方约定,敦豪北京和敦豪香港需要在2018年完成全年调整后利润目标不低于2.99亿元,如果不能完成约定业绩目标,则上述收购价格会进行调整。


货之家—是一家跨境运输、报关报检、仓储物流等综合性国际物流公司,专业提供:跨境电商仓储,保税仓,保税仓库,保税仓储,电商仓库,保税物流,第三方仓储,跨境电商BBC,进口报关,进口清关,进口报检,保税进口,包税进口清关,进口清关代理。服务热线:020-36551360

分享到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相关热门阅读

201809070427298.jpg
关于我们|服务范围|解决方案|新闻资讯|货之家学院
全国服务热线
13318730968
版权所有:广州货之家仓储服务有限公司
Web:www.51w2c.com TEL:13318730968
粤ICP备15071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