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航运企业都在向供应链方向转型,可是究竟应该怎么做?在11月7日下午举行的“数字化供应链”论坛上,阿里巴巴和德勤的高管接受了《中国航务周刊》记者采访,就这个问题给出了他们的答案。
说到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热词,“供应链”肯定算一个。放眼各大航运物流论坛,不约而同的以供应链为主题,再次凸显了全行业向供应链转型的时代特征。
有分析机构曾表示,即便改变供应链中某些环节50%的壁垒,都可以实现15%的贸易增量及5%的GDP增长。供应链业务巨大的增长空间,已成为航运巨头间角力的新战场。但问题是,在跨境电商贸易时代,客户的需求是什么?航运企业又应如何围绕需求,打造自己的供应链体系?
“数字化供应链”论坛现场
阿里巴巴:
做精准的供需匹配
无论贸易形态如何变化,了解客户的需求是永恒的主题。
作为中国最大的跨境电商平台,阿里巴巴昨日刚刚宣布,将在5年内,从全球商家向中国进口2000亿美元的商品。
可以说,由跨境电商引领的进口贸易新形态,已初步形成。为之服务的航运业,应如何适应贸易方式和货源结构的改变?
嘉宾共议物流业数字化转型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肖利华在回答《中国航务周刊》记者提问时表示:“在中国贸易从出口为导向变为以进口为导向的情况下,市场常态也将从大批量运输,向大批量与小批量混合的方式转变。”
他认为,在这一过程中,航运企业需要做精准的供需匹配,多与合作伙伴沟通交流,快速发现客户需求,并协同供应链体系满足需求。
阿里巴巴将以开放的姿态,与在细分航线市场中有优势的企业进行广泛合作,共同打造全新运输生态体系。
肖利华最后建议,航运企业一定要提前布局:“看十年,做一年,才有未来。”
德勤:拓展跨境保税商品运输
提供多种运输方案
德勤咨询大中华区供应链和制造运营业务线领导合伙人张天兵,则向《中国航务周刊》记者表示,航运企业拓展供应链是必然趋势,根本还是围绕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
他介绍说,近些年,随着数字化、新零售的兴起,供应链架构也发生了很大改变。特别是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数字化消费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传统的经销体系。客户需求在变,航运企也要从提供单一服务,转向提供整体服务。
对于航运企业拓展供应链的优势和难点,张天兵认为:“航运企业的优势在于对海运市场的了解,以及有庞大的客户基础。在这一基础上,如何获取新资源,并根据客户的新需求,组织新的物流活动,是最大的难点。”
为此,他建议航运企业应考虑整体供应链设计,合理配置物流资源。如在前端,可发挥航运在大宗货物运输方面的优势,多拓展跨境保税商品运输。同时,根据客户需求,拓宽多种运输渠道,并提升为同一家客户提供多种运输方案的能力。
货之家—是一家跨境运输、报关报检、仓储物流等综合性国际物流公司,专业提供:跨境电商仓储,保税仓,保税仓库,保税仓储,电商仓库,保税物流,第三方仓储,跨境电商BBC,进口报关,进口清关,进口报检,保税进口,包税进口清关,进口清关代理。服务热线:020-36551360